学习对象: 有课程开发任务的专兼职讲师、课程开发人员、业务专家: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,开发出高质量的培训课程,同时加速个人职业发展。 培训经理,人力资源管理者:理解课程设计开发的思路,从根本上对企业已购/待购课程进行评价,提高培训管理的专业度。 知识管理规划人员:根据企业战略需求,将散布在企业中的最佳操作、成功案例、经验和体会收集、沉淀和提炼成为企业的知识资产。 课程介绍: 企业的竞争不仅来自于产品、资源的竞争,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。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浩大的工程,单纯通过直接管理者的扶、帮、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了。随着企业内外部人才的压力,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需要将员工的知识、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留在企业组织中,并以此来强化组织的核心竞争力。而能长期有效地提升组织竞争力,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了培养企业内部培训师,并组织内部培训师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。然而,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,为了课程能够最终满足业务需要,开发人员需要根据清晰的步骤,运用具体而实用的工具来完成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任务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如下问题: 课程设计与开发有没有什么标准的流程和方法,让开发更轻松? 怎么做课程内容的需求调研,而不是拍脑袋写课程内容? 实际工作经验丰富,怎样有效地将经验提取、复制或传递给他人? 课程内容有很多,该如何取舍以及有效的逻辑排序? 开发的课程内容如何针对性的安排学习活动,确保学员有效吸收? 课程开发的标准成果是什么,以及这些成果的制作标准是什么? 课程开发周期长,因各种原因总是延误交付,可否在课程现场开发出来? 领导要求开发课程勉强做出来了,该怎样评估开发出来的课程的好坏? 课程只有开发者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,怎样让他人都能把课程的精髓讲透? 开发出的课程没有效果,如何确保学员参训后将其应用到工作中,提升绩效? 本课程在于帮助业务专家们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,设计与开发自己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,进而能够有效地把知识与技能传达给学员,改变学员行为,进而带来绩效改变。 课程特色: 实战 【工作经验】授课导师拥有甲(企业)、乙(培训机构)、丙(职业讲师)三方从业经验,深刻了解三方痛点与需求 【受训群体】业务专家、管理人员、兼职讲师、专职讲师、累计过万人; 【服务客户】涉及欧美、韩日、台资、国企、民营等世界500强企业; 【授课年限】培训授课经验10年以上; 专注 专注于金融、通信、汽车以及大型生产制造行业的服务; 专注于企业内训师培养系列课程研发与授课; 专注于大型企业的“内训师队伍建设咨询”项目; 高效 【流程化】每一个模块都由讲解、演示、练习、点评,四大流程组成,确保学员课程学习节奏与现场体验; 【工具化】全程干货,每个模块提供相应的流程表、学习卡、自检表、行动计划表等关键工具,确保课程落地及有效训后迁移; 【轻松化】教学体验活动新颖、好玩、愉悦,寓教于乐,确保学员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提升与进步; 【标准化】自有版权课程,内容千锤百炼,符合成人教学原理以及国际流行教学设计,中外结合,让学员听得懂、记得牢、做得到! 课程目标: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训练,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能够: 1.运用简易需求分析技术,提炼出课程的学习需求 2.分解并撰写出本课程的标准学习目标 3.对标标准课件,并有意愿改善自己现有课程 4.运用结构化技术梳理课程内容逻辑 5.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匹配最佳的教学活动 6.运用自然学习法设计出课程完整的教学传递过程 7.描述课程验证与评估标准流程及关键方法 课程内容 一、区分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1.设计:内容+形式 2.开发:课程教材 二、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 1.不学会导致的问题 2.学习后的收益 三、课程开发选题标准 1.对象多寡 2.有无专家 3.可变动性 4.复杂程度 四、课程设计开发模型 1.经典模型ADDIE 2.本课程模型:SATK五步课程开发法 五、本课程学习目标介绍 教学活动:研讨会、小组共创、标准访谈工具表自检 课程产出:小组开发课题的学习需求模块 模块一:需求分析 一、需求分析法认知 1.需求分析的定义 2.需求分析的价值 3.五大常见需求分析 二、学员需求分析 1.个人基本情况 2.学习期望程度 3.原有知识背景 4.个人学习态度 5.期待教学方式 6.所在组织支持 7.学习环境要求 三、企业需求分析 1.让股东满意 2.让流程高效 3.让企业客户愉悦 4.团队士气提升 5.提高企业收益 6.降低运营成本 7.符合相关规定 四、绩效需求分析 1.绩效现状分析 2.绩效期望分析 五、学习需求分析 1.知识类学习需求 2.技能类学习需求 3.态度类学习需求 教学活动:研讨会;辩论会;选题测试 课程产出:积极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,课程暂定主题,课程设计开发标准模型 模块二:内容粹取 一、目标编写 1.培训目标的价值 决定内容取舍 牵引教学活动 指导讲师授课 课程评估依据 2.学习目标撰写理论 梅格的目标理论 安德森的ABCD目标编写法 3.简易培训目标公式 动词+宾语=培训目标 基于认知结构的行为动词 4.布鲁姆认知结构六层级及推荐目标动词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5.课程目标的分级 课程整体目标 课程单元目标 知二、要点分解 1.分解工具 思维导图 即时贴 2.分解要求(MECE法则) 完全穷尽 相互独立 3.取舍法则 ABCD法 三级内容划分法识点目标 三、逻辑排序 1.四级目录分类 一级:课程题目(根) 二级:课程模块(干) 三级:模块单元(枝) 四级:最终答案(叶) 2.逻辑排序金字塔原则 结论先行 以上统下 归类分组 逻辑递进 四、知识加工 1.提概念 2.编口诀 3.建模型 4.做工具 表单:流程表、索引表、参考表、分类表 学习卡:九宫格、书签、门挂、鼠标垫、台历、软件 教学活动:研讨会、现场演练、小组共创、案例分析 课程产出:所开发课题学习目标、课程各模块知识点、相关标准工具、初版PPT 模块三:教学设计 一、教学方法 1.自然学习法 激发动机 讲解新知 体验操练 转化应用 2.个性化教学方法 SCQA 蒙太奇 小游戏 讨论会 二、教学流程 铺垫、讲解、演示、练习、点评、回顾、迁移 1.铺垫技术 开场铺垫 模块铺垫 单元铺垫 2.回顾技术 单元回顾 模块回顾 收尾回顾 3.迁移技术 单元迁移 模块迁移 收尾迁移 教学活动:模拟练习、小组共创、案例分析、表格填写 课程产出:教学脚本、优化版课程PPT、课程心电图、迁移表、教学设计学习卡 模块四:教材制作 一、标准课程开发成果目录 1.课前学习资料 2.课前测试或需求调研资料 3.讲师手册 4.学员手册 5.课后测试和评估工具 6.工作辅助工具 7.课程强化活动 8.案例集 二、课程标准八大工具包展示 1.PPT 2.讲师手册 3.学员手册 4.考试手册 5.管理手册 6、散页、挂图 7、案例集 8、评估手册 教学活动:小组共创 课程产出:小组课题的各类手册及工具包 模块五:验证效果 一、个人验证 1.个人验证的标准 2.个人验证的流程 3.个人验证的方法 二、试讲验证 1.试讲验证的方法 2.试讲验证的标准 3.试讲验证的流程 三、团队验证 1.学习对象:单一、精准 2.培训目标:ASK 3.课程大纲:课程模块、逻辑 4.学习策略:活动策略、传播策略 5.课程内容:具体答案 6.评估工具:四级评估 教学活动:现场展示、现场模拟、PK练习 课程产出:改善自有课程的意愿与动力
|